close

閩台高校深層次開展對接試點 攜手孕育職教新模式
1月15日,福建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的大一學生即將結束一學期學習,來自臺灣親民學院的練卜鳴客座副教授和旅遊管理(觀光休閒事業管理方向)的100多位學生都感觸頗深。

 

  批改學生的小論文,細心到每個人都當面點出優點和缺點,練卜鳴的認真態度讓所有的學生嘖嘖讚歎。他的課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講述他的導遊經歷,從臺灣帶來的教材已經被借走大半,宿舍時不時有學生到訪,“到大陸學會使用QQ,每天聊天提問的學生挺多的,有點應接不暇。”練卜鳴對大陸學生的認識在深入,而學生對臺灣職業教育的接觸也進入實質階段。

  這就是福建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閩台合作專案帶來的成效,臺灣高職院校的在職教師來授課,他們的先進教學理念帶來的衝擊真不小。

  當過4年導遊的副教授

  練卜鳴在臺灣曾經做過4年導遊,跟人合作開過旅行社,“臺灣的職業教育師資要求一定有相關專業的從業經驗”。在他的眼中,職業教育就是圍繞著職業能力培養,讓學生畢業即能就業。練卜鳴本學期主講《旅遊經濟》和《旅遊心理與消費者行為》兩門課程,就融合進他對臺灣旅遊業的觀察和思考,沒有太多理論,但很講求實際操作和應用。

  說消費者行為,他就舉例臺灣花蓮民宿業的發展線路,“一般的臺灣民宿就是10間左右,貴精不貪多,為遊客營造一種氛圍。而外國的澎湖民宿就是自己家的1-2間房間,沒有什麼統一規劃。”

  而為遊客尋找最有價格競爭優勢的票源,也是一門需要實際操作的技術,“因為旅行社的操作流程與我們簡單的搜索不一樣。”這些林林總總的實用技巧都是職業教育需要教授給學生的。“我在臺灣開了一門課程就叫旅遊糾紛與危機處理,就是教學生怎麼判斷處理所帶團隊的危機,讓他們學會做好行前指導,做好行程中的安撫和緊急情況處置。”練卜鳴的從業經驗讓他的課堂生動有趣,很有指導性。

  “大陸叫旅遊法律事務,我們叫旅遊糾紛與危機處理,課程名字就反映出兩種不同理念。”經過一學期的授課,練卜鳴對專業實訓提出了自己的設想,他建議創設一家旅行社,讓學生從接待客人到路線設置再到真正帶團出遊,全程演練。

  兩岸校企合作新構想

  2009年秋季開始,閩台教育領域的全新合作策略——“校校企”模式正在福建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等省內高校全面開展。“校校企”指的是“大陸高校”、“臺灣高校”和“台資企業”的三方合作關係。

  積極引進臺灣優勢專業來填補省內緊缺人才培養空白,福建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實際情況,將市場需求較大的旅遊管理、市場行銷、動漫設計與製作等特色專業,與臺灣親民技術學院觀光休閒事業管理、行銷事業管理、數位媒體設計三個專業相對接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,整合兩岸高職院校和兩岸企業的力量共同參與,縮短學生與社會、企業距離;試點專業學生實行“訂單式”人才培養模式,把兩岸的相關企業吸收到人才培養體系中,例如臺灣的彩虹旅行社、福建康輝旅行社還有星網銳捷公司。根據計畫,在第三學年按照閩台企業崗位需求,進入企業接受崗位認知、在崗學習、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,提高就業競爭力。

  福建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的陳炳欽書記表示,下一步將加大引進臺灣教材力度,加快對接速度,共同開展精品課程、精品專業、實訓基地建設等工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i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